本帖最后由 简约 于 2015-10-23 14:27 编辑
D52800营地---3150营地---金字塔垭口---金字塔---塔1峰---塔2峰---塔3峰---西塬(10月4日)
早上的2800营地,晨雾袅绕,远远的看见山坳那边云海缥缈,仙境在人间。仍然早起的冰岩探旅大部队,仍然后面出发的我们,在经过3150营地的时候,又偶遇了前一天遇见的两支队伍。并行没多久,他们纷纷走在了前面,只剩下一个大高个和我们不分伯仲。3150营地以上都是一个长长的大坡,树木、草地与石头混合。小歇中,逮住一个大高个的队友帮我们拍合影。至此,我们终于有了除上山前合影的第一张真正意义上的鳌太全体照。这位帮我们合影的兄弟,这一天几乎与我们的队伍一路同行。
翻上金字塔垭口,垭口风景美得让人震撼,云海美得无法形容。在垭口看金字塔更是气势磅薄。太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了,那石头垒叠的尖尖的塔顶,用现代科技估计也难以那么完美的呈现。一阵摆拍狂拍之后再依依不舍的继续前进。在垭口还遇见了一位来自湛江的广东老乡,他是为了拍摄而掉队的,自己一个人后面走。背了个单反,实在太佩服了。闲谈中,他说认识我们清远一个叫的林风的,湛江人,和他在同一个群里。不知是不是我们论坛里的林风呢?开始我们都以为是林工呢。
金字塔后是一个大石海,需要横切下撤到对面的垭口。这个难度不小,而且路迹不明显。也是这个石海,让我们四个队员渐渐拉开了距离。一迪走石海绝对是他的强项,只见他连蹦带跳,一晃眼就不见人影了。再看见他时,已经在对面下方很远的地方了。我走在第二,需要不断的修正路线和方向。大家互相隔空呼喊着怎么走,然后边走边等。石海还没过一半,风来了,雾到了,一下子把前后队模糊了。隔着一百几十米的直线距离,就是啥也看不到。没办法了,只好自个继续前进,反正目标是垭口。
到了垭口,一迪已经在那等候多时了。我也放下包包等。手指大概在我后面不到半小时也到达了。垭口风很大,而且那风不断改变方向。我把脱下的抓绒都穿上了,还挪了个避风的地方,还是觉得越来越冷。后来手指说太冷了,他先往前走走。我也冷得顶不住了,把放下的包包背起来还是觉得冷。于是就问一迪他是不是等包子哥。在得到确定的答复后我告诉他我太冷了顶不住,跟手指先往前走了。
我和手指慢慢的不断翻越前行,走走停停,边走边往回望,看看后面的跟上没有。但一直没看见他们背包罩的影子。一路是一条高低起伏的泥泞羊肠小道,滑的很,而且不断的有上升下撤,偶然还来一个大小不一的小断崖、石海。这一段我们走得比较慢,心情也很矛盾,既想等后队,又担心天黑前到不了营地要走夜路。塔1峰、塔2峰、塔3峰,都必须一个一个老老实实的翻越。好在一路路迹很明显,不断有前人画好的红色箭头和玛尼堆指引前进方向。下午五点左右,我和手指在确定等齐后队无望的情况下加快了速度,想尽量在天黑前先行赶到营地,做好饭菜,等他们到了立马有热饭吃。目标确定以后,我们一路往前赶。不知还有多远才到营地,累了我们也不敢歇太久,往嘴里塞颗大白兔糖就继续往前赶。下午6点,终于可以远远的看见营地了。但我们还在大半山腰上,那长长的下坡让人望眼欲穿。我们开始了计时行动,最后终于一个小时后达到西塬营地。
营地里已经集中了很多拨来自全国的驴友,看见我们到了纷纷围过来问候,并且给我们一盏营灯方便我们搭帐篷做饭,还指点我们水源位置。搭好帐篷后,我和手指一起去打水。水源在营地下面100米左右的地方。感谢那位武汉帅哥,借我们手电和营灯。
我们用尽我们手头上的锅、容器,打了水,做了饭和一大锅汤。吃完后给他们热着。远远的看着山上的灯光越来越近了,压抑的心情终于可以慢慢的放松了。九点多,一迪和包子哥到了。快速搭好帐篷后赶紧吃点热的东西然后赶紧睡觉了。还有几个人他们在十点多才到营地,真为他们捏一把汗。
本帖最后由 简约 于 2015-10-23 14:50 编辑
路上时不时看见动物的便便,但除了几只乌鸦、麻雀、还有刚进山时看见的松鼠外,再没有看到过比较大型的动物。据说山上有秦岭地区特有的羚牛,不知专门拍下的这两种便便中有一种是它们的么?
本帖最后由 简约 于 2015-10-23 17:18 编辑
D6 西塬营地---九重石海---太白梁---东塬---万仙阵---雷公庙---东跑马梁---三分观---大爷海(10月5日)
冰岩的部队,据说一部分人已于昨天翻越了九重石海,后队也在我们前面不远的营地扎的营。他们继续早起,而我们也许太累了,几乎全营地的人起得都比较迟,出发时已是八点半以后了。包子哥说翻过九重石海就是一路的高速公路,但有前两天的经历,我还是不敢掉以轻心。鳌太天气,说变就变,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的,最好还是趁天气好、时间早多走点路,尽快到达营地才是硬道理。
迎面的就是九重石海了,今天的重头戏。手指第一个出发,我第二,一迪包子殿后。九重石海真的是名不虚传,满眼的大石头你避无可避,只能强行通过。没有路,但又可以说随便走都是路,只要你能够向着前面的目标攀爬并最后到达目的地就行。按照前人画好的路标走,可以事半功倍,但有些地模糊不清,你找不到路标只能自己往上攀。手杖在此时有些多余,但徒手攀爬因为背上背包太重,压得你受不了,要是能站直腰身走还是舒服很多。一路上艰难的攀爬,累了歇歇,渴了补补水,热了将衣服脱掉。。。。。。将近花了2个时辰,终于登顶了。
一迪已经在山顶卸包等着了,我也放下包包一起等。此时天气比较暗,风好大,停下来不到十分钟就开始冷了,我赶紧把抓绒穿上。一迪缩坐在一个玛尼堆下等,我等着等着还是觉得好冷。一迪说他一定会等包子哥,于是我就告诉他我停下来冷得顶不住了,去追赶手指。一路追赶、呼喊着手指让他等等我,最后在太白梁上终于赶上他了。在再三叮嘱他户外俩俩同行原则后我们一前一后往前走。速度不快,边走边等后面的队友。
到了东塬营地,看看时间,已经12点了。我们在营地边吃了点干粮,等了有半小时,还是没见后队的影子。路上不断有驴友的追上、超越 。最后我们也跟着他们后面慢慢的走。
东塬营地后是一个不知名的长长大坡,我们一路爬坡一路不断回头,还是看不见自己的队友。按时间上算,他们怎么都应该上到太白梁上了,我们应该能看见他们的背包罩了。我开始有点担心了,不断停下来不断往回望 ,感觉这个坡度不大的长坡,比上九重石海还辛苦。手指在等我几次之后就越走越远,我喊都喊不住了。天气开始变化 ,雾又开始上来了,遮住了后面的山。我意识到落单的危险,赶紧往前赶,追上前面的北京大哥,然后和他说我跟他一起走。
万仙阵前,天气彻底的恶劣了。风、雾、雨交织下了起来。我和北京大哥随便拍了几张照片就赶紧往前走了。离开万仙阵去雷公庙的路上,遇上一个轻装上来的驴友迷路了,他的大部队还在后面。我们给他指了路,还是担心他一个人在大雾中继续迷路,于是让他跟我们到雷公庙等他的后队。
雷公庙前安顿好迷路驴友在背风处等队友后,我们继续前行。一路看到三三两两的驴友反穿过来,告诉他们有他们的队友在雷公庙等。雾越来越大,越走越没人影了。一马平川一望无际的东跑马梁被大雾风雨笼罩住了,天大地大,却前不见来人,后不见来者。终于体会到陈子昂的诗的心情了。北京大哥说这不是雾,是云,我们现在是走在云层里。我打死都不相信。
一路上风越来越大,雨和雾也越来越重,我是整个身体斜着迎风才不至于被它吹起来。我更是早早就穿上了抓绒、雨衣,保温自觉不成问题。北京大哥却一直没穿雨衣,冲锋衣还不是防水的。我一路担心他,一路不断回头问他:“大哥,你冷吗?”“大哥,要不你穿上雨衣吧!”也许他感受到我的担心了,一路上只要我停下来,刚回头还没开口,他就说:“没事,走!”我们在风雨雾中沿着箭头和路迹不断往前走,偶尔看看轨迹有没有偏差,经过具体什么地方都不管了。
差一刻钟六点,我们到达导航标注三分观的地方,看见有人在那扎营了。此地离大爷海还有一公里左右。问了问有不错的水源,北京大哥考虑到这么恶劣的天气,大爷海可能多人,而且那边扎营要收费,想在这扎营了。要是我决定去大爷海,他陪我去,要是那边住不了,就只能再回这边扎。。。。。我估计手指已经到了大爷海,那边什么情况不知道,能不能第一时间找到也不好说。之前包子哥说我们会在大爷海附近扎营,也不知道这么恶劣的天气他们怎么样了、走到哪里、会不会紧急就地扎营。。。。。。看看天色,思量再三,我决定还是跟北京大哥在三分观这边先扎营,一边等包子哥他们,然后明天白天再到大爷海找。找了个避风的地方扎好营,特意把登山杖竖在路边,这样包子哥他们经过就会看到了。
八点左右,我收拾完毕做了姜汤分享给北京大哥。煮好粥刚准备吃,听见外面有人经过,说话声音很像包子哥他们的,赶紧喊包子哥。果然是他们,高兴啊,直想哭。天气太恶劣,他们决定到大爷海住店。我明天再去找他们。
本帖最后由 简约 于 2015-10-26 13:17 编辑
东塬、大石河
很多人都是冲熬太的天气去的,这次你们应该收获不少,简约强驴能走还能写还能烧得一手好菜。:victory:
感到最崩溃的其实还是在第四天(水窝子至2800营地),原因如下:一、出发前包子给我们发出了错误的信息:这天应该是最轻松的一天。二、早上出发时天气还不错,所以刚开始时不紧不慢地行走。三、当行走过了“熬山、太白遇难山友纪念”石堆之后就变天下起了雪雨,并且越下越大,12点左右在山石下用餐时都没有心情打开背包,只能简单地蹭友友们的食物了。四、当17点左右手机显示行程只有6Km,速度太慢了,不禁有些担心了,因为按别人的记录估计今天的行程应该是12.6Km(实际只有9.66Km),差点误判。五、继续前行,天渐渐地黑下来了,我也差不多崩溃了,包子哥果断给他的GPS充电,测距,直线距离还有差不多2Km,然后作出决定:手指和简约先行,我跟包子在后,还好终于到20:31到了2800营地,然后扎营,连晚餐也不做了,直接钻进帐蓬就睡觉了(其实已经崩溃了,只不过强撑过来了)
七天行程,两天崩溃,所以感到这条线路为什么挂了那么多山友了,其实其他队伍的向导跟我们说这样的天气还算不错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