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小萍,队伍里唯一的女驴,亮丽出众,行走节奏甚得中山三人组青睐,堪称女中豪杰。
8、山猪,我的”混友“,一路上相敬如宾,对兄弟照顾有加,吃得少睡得少但就是能走,”瘦肉型“山猪是也,鉴定完毕。
9、楼主包子,忧郁的眼神,贼亮的眼珠子,自持有几分姿色,神乎其技的蹭饭蹭酒噌烟,从水松坑走向鳌太,见证着清远户外的蓬勃发展。
10,不才西文,俗世中一头风尘仆仆的迷途小驴,走过OT后不再迷茫。
11、泰迪熊。沉默地逛完OT,谁又能读懂你的得瑟?
西文 发表于 2013-10-9 01:22 
十月鳌太
...
好样的
本帖最后由 西文 于 2013-10-10 19:30 编辑
四、具体行程
D1(2013年9月29日)
凌晨2时30分抵达塘口村,一下车,身穿短袖的我顿时全身一震,是冻的。抬望眼,无边无际的星海波澜壮阔,塘口村沐浴在一片宁静的清辉之中。口中呼出一团白汽,鳌太,我终于来了!几个月的盼望终于变成现实了,心中那个鸡冻啊,哇,还真冻,赶紧钻车上。。。院子的大门“嘎吱吱”的响了一会,微黄的灯光偷偷地溜了出来,一个穿着朴素的中年男健步出来热情地用带陕西口音的普通话招呼我们,一看样子便是大名鼎鼎的程秀才了。只要对鳌太穿越做过一丁点功课的,都知道其人,他热情好客可谓街知巷闻。他的院子是驴友据点,提供床位、早餐、拖拉机服务,每人仅十元。
由于抵埗时已经夜半,之前已经进驻了好几支队伍,赶紧背起背包便找地方打地铺了。整天的舟车劳顿,一倒下便听到自己的呼噜声了,旁边可怜的包子饱受煎熬,垂泪到天明。
天一亮就被吵醒了,出门一看,兵荒马乱的人来人往,又象是准备上前线的新兵,闹哄哄的一大片。往后的五个清晨都是这样的,不断的有队伍早起、开拔,感觉象是去打仗又象是去赶集。
我们是当天第三批出发的队伍,坐在程秀才亲自驾驶的拖拉机上,回望着厚厚的浓雾缭绕着的平静而温暖的塘口村,嗯,出发了,不管前路如何,我都要坚定地走下去。。。
8时30分,起行,今天时间相当的充裕,主要是逐步适应海拔和热身。一路都是爬升,大家节奏都把握得不错,缓步向上,天气超赞,走得很舒服。悦目的阳光透过叶缝枝隙懒洋洋的倾泻下来,幽静而温暖。
越往上走,秋色渐浓,时不时可以看见红叶在绿林的映衬下风姿绰约。13时到达水晶梁上,秋色无边,阳光明媚,趁后队未到之际,躺在厚厚的松针上伸着懒腰,啊,想不到走OT也有如此惬意的片刻,时光仿佛一下子回来了熟悉的在八片、北峡的路上。
15时到达传说中的2900营地,这是绝大多数队伍的第一天营地。向导见大家状态还不错,为了第二天行程轻松些,就拉队往盆景园扎营。应该说这确实是个英明的决定,第二天的路程相当的长,并且有许多的急升急降,是鳌太的第一个严峻的考验。这个决定也保证了后面几天的行进一路凯歌。
盆景园的名字起得很贴切,各种松树千姿百态,犹如一棵棵精心培育的盆景,都说巧夺天工,但又怎么比得上天工之美呢,它们或卧或立或坐或蹲的姿态对抗着风霜雨雪,虽然一脸沧桑但仍屹立不倒。
17时15分到达营地,风大,非一般的寒冷,急急造饭完毕便入帐煮茶,今天走了近9个小时,由于是第一天,背的东西也多,很是劳累,这么冷的风也是始料不及的,走到最后的长坡时,约2800米的海拔有点欺负人,几近崩溃,于是便和山猪约定,明天如果碰到中雨以上或大雾等恶劣天气便下撤。
第一天在高海拔煮饭没啥经验,夹生。我是个粗人,胡乱地塞了一大堆,躺下便呼呼大睡,山猪咽不下,只吃了几口,天生敏感又睡不着,听了一晚上的风声,可怜的娃!!!
本帖最后由 包子 于 2013-10-10 23:42 编辑
老实说,这就是向导和经验的好处了,后来才知道,从程秀才家出发,早上出发的,一般要到盆景园那里扎营,这样第二天少走几个小时,如果是下午出发的,一般晚上只能到达2900营地,那样的话,基本第二天十几个小时的路程是免不了的了。OT是后来才得出结论,别看穿山甲的有向导和背夫,其实他们本身的速度,基本算是比较慢的了。OT扎营要考虑到背风和水源,这点和我们广东南方的情况,那是完全不同的。顺便说下,当天出发了好像是3趟的拖拉机,其他两趟都是秀才村里人来帮忙的拖拉机,我们坐的,才是正宗的,程秀才驾驶的鳌太一号拖拉机。
本人所发全部由小傻瓜数码所摄,单纯记录用,见笑了。
秋天来了,先上几张养眼的小红叶。
鳌太就是和梁有扯不断的关系,和梁打的第一个照面,很普通的说。
火烧坡路段,走得很舒服,风景不错,路况平坦,感受就是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