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先 登录 注册
布衣  楼主
发表于 2010年12月19日 23:30   来自PC
位于江口镇西南的南峡山脚下,登顶南峡山可清晰观察到该炮厂各部门建筑轮廓及旁边的飞机场跑道。
在民国的黄金十年的1932年,广东军阀陈济棠为了扩充军事实力,加强粤军装备,与德国公司签订合同建厂。1935年建成,共耗资一千一百万大洋。该厂有德国工程师 领工20多人,中国技术员20多人,工人340多人。初期每月可生产105口径野炮四门 75口径山炮十六门。
1936年余汉谋倒陈成功归附中央,该兵工厂改称“广东第二兵器制造厂”(石井为第一)。
抗战爆发后,萝卜头飞机对该兵工厂重点轰炸,该厂随之搬迁到重庆。
(图片以后考察后补上吧)

共19条回帖只看楼主
山大王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10年12月20日 00:40   来自PC
坐沙发期待图片.
啊不思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10年12月20日 01:38   来自PC
担凳子,霸靓位
炊烟一缕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10年12月20日 02:28   来自PC
清远都有甘的野?
海岸线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10年12月20日 08:50   来自PC
坐等具体线路和图片
行至水尽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10年12月20日 09:30   来自PC
坐等具体线路和图片
雨姗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10年12月20日 09:42   来自PC
坐等具体线路和图片
翩然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10年12月20日 09:45   来自PC
坐等具体线路和图片

3
布衣  楼主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10年12月20日 09:46   来自PC
几层楼的“坐等具体线路和图片 ”:L

哥哥 姐姐 弟弟 妹妹,你们不可以帮忙补充一下吗?
日出东方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10年12月20日 10:11   来自PC
事隔这么多年,应该早改造为其他用途了吧?

有机会去探探:D
三度空间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10年12月20日 11:33   来自PC
就是加油站对面那片山
吴老太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10年12月20日 13:30   来自PC
:)东方说的好。。。事隔这么多年,应该早改造为其他用途了吧?
北江美石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10年12月20日 14:19   来自PC
在源潭与江口交界的银英公路边,加油站的对面。
日出东方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10年12月28日 23:33   来自PC
网上搜索来的:清远日报

江口,曾有一座大型兵工厂
2005-05-07 10:25:33


这条水泥路就是兵工厂遗留下来的,侨民们在路的两旁盖起了房屋
周末特稿

本报记者 杨格亮

  “飞机场”其实是原兵工厂

  “清新县江口银英公路边有一个抗日战争时期的兵工厂,现在都快湮没了,希望你们去看看。”不久前,一位热心的读者向本报记者报料。清远历史上真有这么个兵工厂吗?记者疑窦丛生。4月27日上午,沿着新修好的银英公路,记者驱车一路打听,来到了一处叫“飞机场”的农场,附近一些上了年纪的村民告诉记者,这里在抗日战争时期曾经遭受过日寇飞机的几次轰炸,传说是因为国民党政府的兵工厂建在山脚下。

  银英公路旁,有一条坑坑洼洼的泥路,延伸到不远处山脚下。放眼望去,有一片开阔的平原。几座民国时期式样的破败建筑在茂密的树荫下似乎已经与世隔绝了多年。它们的分布格局与当地村落的民居建筑传统显然完全不同,不但整齐划一,其间还有坚硬的水泥路相连,因为年代久远,路面长着青苔,给人的感觉是像是座军营。出乎意料的是,这些墙面斑驳、地面裸露的旧房子里还住了些人家,大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们闲坐在屋檐下,用颇为奇怪的眼神看着闯入的陌生人。经过一番了解,才得知解放以来这里就被改造成一处华侨农场,接纳归国难侨,如今绝大部分华侨已迁走,只留下几户年老体弱的孤寡老人依旧居住在凋敝的农场。他们依稀记得当年这里地势开阔,还可起落小型的飞机,因此习惯地称农场为“飞机场”。

  80多岁的林婆婆解放初期就从马来西亚来到农场安家落户,她指着地上开裂的水泥路告诉记者:“刚来那时候这里到处是芭蕉林和野草,十分荒凉,不过这地上的水泥跑道是早就有了,还有一些国民党旧政府遗留的建筑,后来在农场建设中这些旧建筑大都被拆除了。”

  兵工厂遭日寇飞机反复轰炸

  记者在荒废的野地里穿行,果然在农场偏僻的几处蕉林里找到一些废弃多年的建筑,这些房子类似苏俄风格,有着简陋的门厅和立柱,可以想象当年一定还有威风的卫兵持枪站立在门前。不过经过岁月的侵蚀,建筑的门窗残缺,参天大树几乎将它拥抱住,即使人们匆匆从门前走过,也难以发现在密林和荒草的掩护下,尘封着一段抗战的历史。

  究竟有没有人还能记得这处神秘“飞机场”的前身呢?这些隐藏在野地里的建筑碎片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历史真相?经过耐心的访寻,记者终于在村边的小卖部见到一位身体硬朗、精神矍铄的老人刘伯,他竟是亲眼目睹“飞机场”兴衰的见证者。

  “其实这里不是什么飞机场,那是后来人们的误传,最早这里是国民党政府广东第二兵工厂,造枪造炮的。”老人笑眯眯而语气肯定地告诉记者,“我打小在这里长大,还能错?”老人的话引得旁人哈哈大笑,有年轻人戏谑地说:“老伯,解放后这里就叫飞机场,您呀,老糊涂了吧。”老人不屑地把头一扭,他手向对面的山头一指:“那时山头还有好几门高射炮,就是防止日本仔来炸工厂的,我放牛天天看,你怎么会知道呢?”如今已年逾八旬的刘伯至今还能清晰地回忆起当时的硝烟弥漫:“日本仔的两架飞机嗡嗡地飞过来,投了好几个炸弹,把厂长的高级轿车都炸烂了,还炸死一个卫兵。”他说那时自己只有十来岁,每天放牛都要经过兵工厂,当时工厂戒备森严,出入口都有卫兵站岗放哨,一般百姓是禁止入内的,他只听大人说里面造枪造炮,因此一直对工厂都充满好奇。

  兵工厂曾迁至重庆

  带着疑问,记者随后来到清城区档案馆查证“飞机场”的来历。在一堆旧档案文献中,一本《清远县军事志》引起了记者的注意,“飞机场”的身世由此揭开。原来刘伯说的没错,民国时期一座大型兵工厂就隐身在清远县企湖塘(今江口圩西南)。据史料记载,1932年,陈济棠为加强粤军装备,与德国克兰公司签订合同,在清新县鷈江筹办制炮厂,至1935年建成。制炮厂共耗资大洋1100万元。由于工程浩大,建设中发生事故压死工人84人。1936年,江口鷈江兵工厂改称为“广东第二兵器制造厂”,蒋介石派兵工署制造司司长杨继担任该厂厂长。抗日战争爆发不久,日寇飞机即对该厂进行轰炸。首次轰炸,损失不大,该厂迅速搬迁,转移到四川重庆郭家沱。以后,日机又进行多次轰炸,工厂建筑几乎全部夷为平地。该厂设备包括动力车间、柴油储藏库、制炮车间、制弹车间、锻压车间、木工车间、抽水机房等,有各种机器设备340台。附属设施有办公室、餐厅、礼堂、车库、医院、警卫营房等。当年该厂有德国工程师及领工20余人,工人340多人。初期,每月能生产口径10.5厘米的野炮4门、口径7.5厘米的山炮4至16门,在战火纷飞的抗战岁月生产规模可窥一斑。

  据村民反映,虽然历经40载,工厂的一些遗址至今还在当地残存,他们放牛路过山里,有时还见过色彩斑斓的地板砖和大块的水泥构件,过去的工厂办公室后来还成了乡卫生所。

  清远县志还记载,1939年12月,日寇16000多人向清远银盏、源潭一带进犯,国民党守军三个师与日军展开了浴血拉锯战,次年1月5日,清远城首次沦陷。不过几天后,国民党援军反攻,击退日军收复了清城。此后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战败无条件投降,清城先后5次遭日军侵占,尽管如此,由于国共抗日军队的顽强抵抗,四处出击不断消灭日军有生力量,使得日寇每一次攻城得手后因无力防守而不得不匆忙退却,侵略者占领清城的企图最终破灭。


刘伯是日军轰炸兵工厂的见证人


农场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当年兵工厂留下的水泥构件
楚风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10年12月29日 08:08   来自PC
事隔这么多年,应该早改造为其他用途了吧?

有机会去探探

日出东方 发表于 2010-12-20 10:11


有机会去探探,赖伯。
硕鼠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10年12月29日 10:28   来自PC
已经成为历史啦,原来飞机场是兵工厂,东方查找的资料很详细``
无限江山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11年5月24日 13:23   来自PC
这么近,那么远
鼎力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11年10月21日 17:23   来自PC
哦,原来有段故
归真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12年5月12日 14:46   来自PC
坐等具体线路和图片:)

山村的老夫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14年12月4日 14:26   来自PC
已经成为历史啦,原来飞机场是兵工厂,东方查找的资料很详细`。。。顶
  • 0
  • 19
  • 加收藏
  • 粤ICP备14018191号© 2020 清远休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