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先 登录 注册
海鱼  楼主
发表于 2008年10月19日 11:33   来自PC

这阵子在这里发了不少抵制拜金的帖子,后来查阅了些资料,忽然觉得咱中国人择偶观的变化还确实是个有趣的话题。在此码篇有关择偶观的帖子。说得对的,大伙回个贴支持支持一下我也就心满意足了,没说准的,欢迎各位多批评批评,别问候俺家人就行了。本贴主要以女性为主要研究对象,盖男性千百年来择偶观方面的变化实在微乎其微,当然,这也只是我的一己之见,如有不同意见的,欢迎补充。好,废话少说,正文部分开始。
在这里我把1949年新中国成立作为一个起点。之所以这样设定,那是因为解放前绝大多数的妇女同志们还是受父母之命,媒灼之言的影响力还是非常大的。这并不能体现女性的自由意志。因此,不列入择偶观变化的范畴之内。
我们把解放初到改革开放之前这段时期女性的择偶观作为一个整体的对象来作为研究。在新中国成立不久,由于工人阶级是在宪法意义上是属于国家的“统治者”,因此,工人同志们当时这个职业是受到社会大多数女性的青睐和爱慕的。(这和如今女性朋友们偏爱公务员同志的现象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当时有许多地主出身或资产阶级出身的女孩子(从今天来讲也就是属于豪门出身了= =),都巴不得嫁个工人阶级的同志以求以后生出来的孩子不会背上“地主崽子”,或者“走资派”这样的名声。而工人同志们普遍文化水平有限,有些在解放前甚至是地痞流氓,只不过凭着点小聪明跟上形势混了个工人的名声,却发现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娶得如花似玉,而且还是有文化有素质的娇妻。(从今天来看,这类条件的女孩大部分地走势是嫁入豪门,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无论是哪一个时代,如花似玉兼气质优雅型都习惯性地流向受追捧阶级。)他们自然乐不思蜀,极力拥护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当然,有没有比工人阶级更受追捧的职业?当然有,军人和官员那是绝对的梦幻组合。可惜一般像这种出身的男人都讲究个门当户对,这关系着他们政治前途的问题。所以大部分女孩子只好把注意力放在工人同志们身上了。至于农民同志,在早期除了地主出身的女孩子会嫁给农民之外,也就鲜有其他的例子了。但是不是农民同志就比咱工人同志逊色呢?当然不是,农民同志的春天,是在1968年12月22日。
《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从此,全国城镇出现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高潮,总数达1600万人。1600万,同志们想想,这得给咱农民同志解决多少终身大事哪!当然,跟工人阶级相比,大多数女青年是不愿意嫁与农民同志的,虽然同为受追捧阶级,但工人同志那可是在城市哪,再加上农民同志的文化水平比可怜的工人同志还不行,因此许多女青年最后下嫁农民都是不得已之举。本人母亲大人,在当时就被厂里的领导软应兼施要求去海南落户,幸好我妈乃一烈性女子,宁死不屈,再加上我外公原来被日本鬼子杀害,政治上那时绝对地根正苗红,因此最后厂里也无可奈何。幸好幸好,老爷保佑,要不咱今天就连个单细胞动物都不是了。我妈这样的贞烈女子尚且如此,就更别说其他的女同志了。咱80后唯一还算值得庆幸地,就是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想过的生活,而不是让社会来替我们选择。
除了工人和农民,还有没有其他令人追捧的职业。当然还是有的,要不咱中国这么多女孩子不都得变老处女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与饮食行业有关的职业是其中的焦点之最。为什么呢?这还是政治起着关系,当时计划经济,大家都得按票供应食物和日常生活品肚子饱不饱,不能由你个人决定,那得让国家决定。有钱你也不能买多,就只能买那么一点。所以当时宰猪肉的可是极大地受女性地强烈追捧。这不但跟着猪头户可以填饱肚子,更因为他的社会关系也非常顺畅(办啥事难么?提点猪肉上人家门前送礼就行了)。与此行业相关受追捧的还有厨师,饭店采购员等等。(虽然不能想吃多少就吃多少,但老公在厨房工作,下班带点食物回来,那也很正常吧?)
这是改革开放前女性择偶观的变化。稍休息下,等下继续。
改革开放,是咱中国历史性的巨变,也是中国女性择偶观的一次巨变。
人的观念,开始急剧地变化着。许多压抑多年的思想和观点,终于可以得到释放和解压。政治已经不能成为决定社会日常生活的主导力量。随即代替地是经济力量和个人意志,这也同时深刻地改变着女性们的择偶观念。
工人同志和农民同志虽然在政治上依然享有法定地最高地位。但在经济生活中,他们已经悄然地沦落为弱势群体。失去了往日的光环,他们不再受到女性的追捧,甚至,连自己的生存,都成了问题。
我们发现,从改革开放到现在,女性的择偶观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上世纪80年代初至20世纪末。这个时候是中国经济的转型时期。用老邓同志的话来讲,是摸着石头过河。所以,许多在转型期有先见之明,挖到第一桶金的人,开始成为老邓所说的“先富起来的人”,自然,他们也开始受到女性群体地极力追捧。在很长一段时期,做生意的,下海的,成为了大多数女性朋友们择偶的首选。这里咱们男人确实不得不佩服她们异常灵敏地嗅觉,女人在追随潮流方面的能力一向强于男人,也可以从这点得到证明。
但这群挖到第一桶金的人们,大多都是属于文化层次不高,凭点小聪明和胆量,靠钻政策空子发家致富起来。事实证明,这群人在结婚后包二奶,养小蜜的比率远远超过其他阶层的男人。这使得不少盼着金鸡变凤凰地女性朋友们不得不有所顾忌,但真正决定这群人在现在不被做为择偶地首选,说到底了,这仍然是由经济力量地变革所造成的。
随着改革开放地深入,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再不断地健全和完善。靠着小聪明和钻政策空子,已经很难或者无法再获得巨额地经济利润。汕头的经济发展,便深刻地说明了这一点(篇幅有限,就不作阐述了)。而且,再加上本人在上一段所列举地这群人婚后出轨的比率极其之高,而收入却变得十分地不稳定。因此,这势必需要有一个群体,既有不错和稳定地收入,又能碍于社会压力而不容易出轨的阶层来代替。聪明的女人们再次本能地或者非本能地选择了这样一个职业:公务员。
如果单从职业收入的稳定性来阐述现代女性择偶观地改变是不客观地。因为事实证明,同样职业稳定地男教师便不能享受这项待遇。而只能说,稳定和高收入,一个都不能少,这才能真正地符合当前女性择偶观的主流。当然,除了经济因素之外,我们不能忽略的另一个日渐兴起的观点就是身高与长相。男色时代的来临代表着女性在择偶观方面有部分已经开始趋于男性化。也构成了当今女性择偶观的主流。
未来女性地择偶观会如何改变?也许我们不能断然地下一个结论。
但马克思说过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这句话同样也适用于此。

共2条回帖只看楼主
阿甘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08年10月19日 13:05   来自PC
转顶
无聊人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08年10月19日 22:44   来自PC
人是很难理解的动物

这句话同样适用女人

哈哈
  • 0
  • 2
  • 加收藏
  • 粤ICP备14018191号© 2020 清远休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