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描写峡山的古诗词中,除了名人高僧、达官巨宦之外,也不乏小朋友的作品,颇有意趣,今录几首欣赏。原诗出自《禺峡山志》卷四“诗”,第80页和108页。
题峡山古寺 习三 孙可传 时年九岁
峡寺无殊灵鹫胜,
世人竞道古飞来。
连朝侍坐玉堂上,
只见卿云面面开。
(题峡山古寺) 孙可仪 时年七岁
朝也弥陀晚弥陀,
弥陀不住似穿梭。
如予陪佛堂前立,
仄仄平平信口哦。
哀 孙可成 时年十岁
晚泊禺山下,慈亲两泪流。
丁宁须记取,尔父昔曾游。
又
明朝清远署,伯父见犹儿。
迸出十年泪,双双共满颐。
(注:以上估计是兄弟三人,随父母游飞来,夜宿峡江舟中。父母欲一考其才,令三人作诗,于是各自选题,以白天所历而作。三人各有侧重,或景或情,或感想,颇具童真)
随游飞来寺口占二首 时年六岁 黎炳敬 古梅州人
二禺峡峙海天秋,
中宿名山纪胜游。
童子何知随步武,
直登古寺乐悠悠。
其二
禅堂礼佛表心香,
得悟如来说法场。
默祝慈光常保护,
归家获福庆安康。
甲申春,随家君结伴游峡山古寺,周历诸名胜,口占俚句四章 时年八岁 瞿世昌 古罗湘人
步步高来步步高,
为耽名胜不辞劳。
老僧问我游何处,
笑指峰头走一遭。
其二
崎岖曲径路迢迢,
绝磴飞泉玉带飘。
行近山门停一望,
果然福地达云霄。
其三
直登古寺倍精神,
一树菩提入眼新。
想是仙根兼净土,
常留青翠满山春。
其四
两山如画豁双眸,
僧念弥陀意自幽。
领得佛光回步转,
他年有幸再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