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先 登录 注册
楚风  楼主
发表于 2008年10月30日 10:55   来自PC



海鱼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08年10月30日 11:07   来自PC


相当不错的活动,很心动,范围大广了,楼主不妨列个活动大纲

布衣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08年10月30日 11:09   来自PC
对于清城的人文地理历史,本人也略有所闻,但全是道听途说而来,没有进行过实地的考证,故而常有疑惑,就算事实如此,但何因而致也是需要我们进行实地考察科学判断解释。

例如:清城本为北方移民顺北江漂流南迁要冲,但事实上清城附近诸多姓氏的族谱记载里显示的却多由珠三角北迁而来,实为怪哉。是否当初清城为土著(越人 瑶民)所据,不容北方汉人停留被逼继续南漂直达珠三角,直到后来几百年汉瑶冲突,瑶民沿滨江后退人山(清中期以前),汉人(现在清城地区的居民)才得以北迁清城? 故而极希望能追随野云随风大师学习学习。:handshake
阿甘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08年10月30日 11:24   来自PC


我是新移民,所认识的不多,出书后给我一本体会体会,

holly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08年10月30日 11:30   来自PC
霸位占坑,有用得着俺的地方,请开声好了!:handshake
格格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08年10月30日 11:59   来自PC


占坑购书.......;P

布衣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08年10月30日 15:45   来自PC
现清城周边村落的成村历史普遍在清代(没发现清前的),那么清代以前清城绝不会是无人区吧,疑惑的是清代以前的原居民是如何消失的呢?
日出东方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08年10月30日 15:55   来自PC
我原来一直在策划一个类似“发现清远”之类的活动,发掘清远地区的人文地理历史资源,现在既然有楼主这么好的点子,建议一起来策划,呵呵。

其实有关这个文化考证的活动可以统括起来冠以一个主题的的名称,通过策划一个较齐全和完善的探索计划,收集相关主题,举办活动,以形成北江网的一个品牌活动。
adminaco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08年10月30日 16:09   来自PC


楼主的这个提议非常好,黑豹非常支持。建议由北江运动休闲网对此课题感兴趣的会员成立一个以楼主为核心的课题组,分阶段按步骤协助楼主共同完成这项非常有意义的课题。

第一步要做的是,北江论坛管理团队和有兴趣的热心会员最好找个时间与楼主做一次沟通交流,倾听楼主的想法,共同制定课题实施方案。

海鱼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08年10月30日 16:14   来自PC


很多人只知道清远是一个漂流泡温泉的地方,清远鸡很出名,其实生活在清远的人知道,清远远不止这些,清远是广州的花后园,清远有秀美的山水,清远有悠远的历史和独特的人文风情,清远有壮实的小伙和美丽的姑娘,流传在其中的俚歌和舞蹈。

既然大家都有心,不如找一个主题,一个策划方案,有空时就去转转,不求毕其功一役,就算用时长些,也可以积少成多,立起不朽的功德

宁远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08年10月30日 16:59   来自PC
课题很好啊。文化如此广泛,期待楼主将之细化为各个小课题,然后再一一进行考证。
楚风  楼主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08年10月30日 17:41   来自PC
原帖由 布衣 于 2008-10-30 15:45 发表

现清城周边村落的成村历史普遍在清代(没发现清前的),那么清代以前清城绝不会是无人区吧,疑惑的是清代以前的原居民是如何消失的呢?


不知道"成村历史普遍在清代"的观点是怎么来的?有考证过吗?如果真是如此,那这个课题也很有意思.不至于吧?

[ 本帖最后由 野云随风 于 2008-10-30 17:42 编辑 ]
楚风  楼主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08年10月30日 17:43   来自PC
原帖由 布衣 于 2008-10-30 11:09 发表

对于清城的人文地理历史,本人也略有所闻,但全是道听途说而来,没有进行过实地的考证,故而常有疑惑,就算事实如此,但何因而致也是需要我们进行实地考察科学判断解释。

例如:清城本为北方移民顺北江漂流南迁要冲 ...
这个推测很大胆,希望我们能找到证据.另外,郑重声明,本人不是大师.实乃一民间文化爱好者.愿与大家一齐分享探索的快乐!

[ 本帖最后由 野云随风 于 2008-10-30 17:46 编辑 ]
楚风  楼主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08年10月30日 17:58   来自PC
关于这个课题,首先就像大家所言,先成立一个骨干小组具体策划一下吧.此重任愿托付北江网管理层.也许我的目标与大家的目标不尽一致,但这正好相互补充.下面我把我近期准备发起的活动述之如下:一,寻找归猿洞;二;听专家沿江讲故事说典故.前一个活动可能要进行多次,后一个活动可能也要分几个地方进行多次.这两个活动的目的是打基础.学术是严谨的,来不得半点马虎,这是我的态度.搞个漏洞百出的垃圾文章有辱我们的人格,也必然会贻笑大方.虽不想留名青史,但也不能被后人笑话.
布衣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08年10月30日 18:01   来自PC
原帖由 野云随风 于 2008-10-30 17:41 发表

不知道"成村历史普遍在清代"的观点是怎么来的?有考证过吗?


没专门考究过,但城区的每一个村委会我全都去过,对每一地的老房子都喜欢瞄几眼 至于墓地碑刻反映的年代更感兴趣。
布衣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08年10月30日 18:03   来自PC
原帖由 野云随风 于 2008-10-30 17:43 发表

这个推测很大胆,希望我们能找到证据.


最确凿的证据是搜寻民间族谱记载的迁徙记录。:handshake
海鱼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08年10月30日 18:08   来自PC
这活动有点象“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
布衣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08年10月30日 18:11   来自PC
原帖由 海鱼 于 2008-10-30 18:08 发表

这活动有点象“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


所以就需要我们严谨地考证。:handshake
周晶晶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08年10月30日 19:58   来自PC
学识浅薄,资历不深~~不过我可以帮忙整理资料~~~~
自然风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08年10月30日 22:03   来自PC
原帖由 布衣 于 2008-10-30 18:01 发表

没专门考究过,但城区的每一个村委会我全都去过,对每一地的老房子都喜欢瞄几眼 乃至于墓地碑刻历史也感兴趣。 [/quo

赖伯!欢迎过来!历史悠久的石角村委会(现城中)!
布衣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08年10月30日 22:25   来自PC
原帖由 自然风 于 2008-10-30 22:03 发表

历史悠久的石角村委会 ...


哈哈,有多悠久?
  • 0
  • 77
  • 加收藏
  • 粤ICP备14018191号© 2020 清远休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