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一航 于 2011-9-4 22:11 编辑 




本帖最后由 一航 于 2011-9-4 22:34 编辑 
遗憾地说 一些古藉 要上日本图书馆查阅:Q:'(:@
非常好,这本书我只略看了一下列表,还不知是讲哪方面内容的,没想到有这么一篇密切相关的文字。
这篇文字写得有血有肉,就象真的一样,比一般的正规方志详细多了,不过估计是属于小说笔记之类,有文人加工的成份:D
“到瑞州,袁氏曰:“此去半程,江有决山寺”,这句有误,原文是:“到端州,……此去半程,江壖有峡山寺”
结合“恪之长安,谒旧友人王相国缙,遂荐于南康……”,因此发生地当在长安至南康的路途上,距端州(肇庆)半程之峡山寺,是否清远飞来峡山寺,当可继续探究。
南康应为现在江西南康市,如是则有疑:自长安至南康,按理不必过端州,除非坐船从西江而下再逆北江而上;按文中意思,到峡山寺是专门去的,不是途经,此“程”当为一天路程之意。因此此文所述还有继续讨论之处。
这个顾夐为唐五代词人。一说作者是裴鉶。潘煜池持后者说。
这周有意上北峡。早上五时开车上山顶,看日出,观察山势,顺便确定一下和光洞的位置(知道和光洞就大概可以找到归猿洞),为下一次四探作准备。然后白庙下撤,如何?根据杨劲所述,和光洞在最高峰下,洞口宽敞,内壁产五色榴花,鲜艳夺目,作者七、八十年代曾为寻找归猿洞路过此洞,逗留片刻,仍见五色榴花争奇斗艳。按史载,洞内应有文字留下。
这,该是作者采自民间传说和野史轶闻而编写的志怪传奇文学故事吧。蒲松龄笔下还有更多类似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