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居清远,虽不是土生土长,但对自己生存的这块土地还是充满好奇。清远为何又叫“凤城”,大多的人都以为是基于那个神话传说。众所周知,华夏文明的黄炎传说就因为太过神话而受到世界的质疑,而古埃及的文明因为有金字塔这一实证而得到公认。每一个炎黄子孙对自身的出处都一定好奇,也因为受到质疑而不平。但是,证据呢?于是就有了“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研究和结果。清远的凤城由来,能否有更科学更准确的史证呢?一次偶然,本人在由清远县政协、清远县文联文史资料编辑委员会编,1987年12月出版的《清远名胜古迹》(清远文史资料第六期)中,意外地发现了一篇文章,该文章对“凤城”由来的考证更科学。本人对文中提到的“凤凰竹”和“万历凤停鳌塔”的证据进行了推敲,认为可以互相印证。
1、凤凰栖凤凰竹。从下图(二)可知,清城确有此竹。可成证据链。
2、鳌头塔始建于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1591年来凤,停于该塔,也似吻合。
(一)清城与“凤城”:

(二)

(三)传说版。古时,暴雨倾盆,陷清城于泽国,民挣扎于水。起凤男子张易,水性了得,救民于汪洋。昼夜劳顿,易饥乏难支,憩于高地。忽闻鸟之哀鸣,惟树上雏凤一窝。易心生恻忍,力托凤巢,置之高地。易终疲乏而亡。大凤归来,喜见孩儿安然无恙。感易之义举,凤决然扑入滔滔洪水,隆起身躯,渡灾民至高地避难。昼夜不伏,力竭而死,化作一片凤形大地,故旧城亦称凤城,藉以纪念易与凤之大义。(楚风版)
(四)《山海经 南山经第一 南次三经 》原文

白话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