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先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帖子内页:神游飞来峡,凭吊苏东坡

二少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08年11月20日 14:48   来自PC
有些市政规划制定的拖泥带水,实施更是遥遥无期,这就好像月经失调的女人,淋漓不尽不知何日是个尽头。

这句,,堪称经典。。
holly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08年11月20日 15:14   来自PC
铜钱有没搞错,晃晃悠悠都不知道,该打!

晃晃悠悠就是那台大名鼎鼎的卡斯特菜车的主人呀!
二少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08年11月20日 15:24   来自PC
看来俺真是太久没参加活动了。。。这么多人不认识
晃晃悠悠  楼主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08年11月22日 20:25   来自PC
从五一码头逆流而上,船在前进,其实人生又何尝不是一次逆水行舟式的行程呢?游船划过江面,水在船头若即若离的向两面逃逸,唱着欢快的歌曲在船尾聚集,形成了绕船一周的圆,煞是好看。很多成功人士不也如船吗?他们有目标,有动力,为自己的人生画了一个完美的圆。五一码头附近的水域并不宽,两岸的山峰也不高,但抬头望山,低头看水,这一仰一俯之间却有了气势。生活中有很多无奈,有时身不由己的(当然也有人是心甘情愿的)要俯仰由人,但在山水之间,便成了俯仰由己。生活中的俯仰多为策略,但此刻的俯仰却成了一种超脱。顺便说一下俯仰由人这个成语,出自于《孟子•尽心上》,原话为“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人”,现在的意思与原意相差甚远。不知道是以讹传讹,还是故意曲解?对一个词语的曲解也许无伤大雅,但对人的曲解就不同了,歪曲了别人,扭曲的往往却是自己。

水面越行越宽,山也越来越高,景色也越来越美,我信步走向船头,欣赏着无敌美景。一句耳熟能详的诗句滑过我的脑际,“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是唐朝诗人李白从四川奉节赶往湖北江宁途中有感而发,即兴而作的诗句,我借此怀古虽然怀错了地方,但能借用古诗抒发怀古之幽思,心中还是有点窃喜。据说飞来峡民间有归猿洞的传说,清远县志也有记载,不知道李白耳畔的猿声,能否与飞来峡仙猿仰天长啸遥相呼应?现在有很多网友试图考证归猿洞的具体位置,其实历史上有很多地名的具体位置都很模糊,后人考证的结论也多有争议,这也正常,毕竟时间太久远了,原有的人为标识大多不在了,自然的景观也发生了变化,文字记载的内容和后人所看的事实出现了偏差,争议也就在所难免。有关归猿洞的记录多为传说,古诗中虽然有所涉略,但所引用的资料是道听途说,还是经过严谨的考证,尚有待商榷。比如清朝张大鲲在《归猿洞诗》中有云,“寻幽不惮远,乃至归猿洞。”这里的归猿洞可能是一处暗藏无限风光的洞穴,引发诗人诗性偶发,将当地传说中的归猿洞信手拈来,无名的洞穴也就有了神秘的色彩,仅此而已。在古代诗歌中经常出现一些典故、传说、这些典故、传说可能成了一种意象,一种文人相通的电码,一种情绪的表达。例如李白在《蜀道难》中写到:“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可能听到了鸟鸣,但未必是杜鹃,杜鹃代表着一种意象(神话中,蜀王被迫让位于臣子,自己退隐山林,死后化为杜鹃。于是杜鹃成了凄凉、哀伤的象征),便于诗人情绪的表达,如果你较真诗人当时一定看到了杜鹃,那可能说明你理解误入歧途。古代诗文中关于归猿洞的一些记录,是否均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归猿洞是否成为神秘岭南的象征?或者成为超越红尘凡世回归自然山水的意象?这值得我们思考。用神话传说去考证地理位置,会不会有失偏颇?不过反而证之神话中某些细节的真伪,倒不失为一种好的思路,即使我们真的找到了县志记载的地点,又如何证明这就是引发归猿传说的洞穴?虽然我对此次考证的结果并不看好,但借此机会可以结交三五好友,参加活动的网友还可以锻炼身体,欣赏美景,陶冶情操,诸多好处,这次活动也算功不可没。



(未完待续,写来写去总进不了主题,并且还离题万里了,此文没有结构,不讲逻辑,还是顺其自然吧。)
日出东方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08年11月23日 08:54   来自PC
原帖由 晃晃悠悠 于 2008-11-22 20:25 发表

从五一码头逆流而上,船在前进,其实人生又何尝不是一次逆水行舟式的行程呢?游船划过江面,水在船头若即若离的向两面逃逸,唱着欢快的歌曲在船尾聚集,形成了绕船一周的圆,煞是好看。很多成功人士不也如船吗?他们 ...


散得好:lol ,又不是命题作文,想到什么写什么就行了。
当然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08年11月23日 09:08   来自PC
留个记号。。。仔细读。。。
逸清寒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08年11月23日 09:12   来自PC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苏轼《惠州一绝》)

或许苏公是在那时偷闲游了清远吧:lol

原诗: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黄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晃晃悠悠  楼主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08年11月23日 15:14   来自PC
从五一码头到飞来寺所在的山脚水程并不遥远,沿途的风景却让我流连忘返。古人说读千卷书行万里路,这可以衍生出很多有趣的哲学命题,可惜我没有这个功底,不敢深入阐述。我有偶尔读书的习惯,但行路明显不足,这次外出游玩也算是效仿古人了。不过在我看来,古人行路的目的,多是为了给枯燥的读书增添一点情趣,但最终的落脚还是功名,这不免有点遗憾,学而优则仕是古代文人的人生目标,那些归隐文人大多因仕途潦倒而被迫寄情山水。古代的文化生态是如此的单一,文化选择是如此的狭窄,文化归宿是如此的无奈,一帮可怜的古代文人。想想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的我们是多么的幸运。有些同志曾撰文言称我愿意生在X代(X指某个朝代),如果不是因为特殊表达的需要,那就有点矫揉造作不知好歹了。总体而言,现在总是比过去好,这是社会发展的规律,即使中途有些曲折,抑或倒退,那更能证明社会呈螺线型前进。不是吗?

船家停船卸锚,我们一家顺着甲板而下,有拾街而上,向飞来寺走去,中途看到有很多人聚集在一起,我们加快脚步,想做个无端的看客,看看热闹。社会制度越是健全,越应当鼓励民众做个看客,社会的管理自有公务人员各负其责。如果每个人都指手画脚一番,岂不乱套?可惜现代社会总有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存在,特殊场景中的看客最终沦落为鲁迅笔下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小人物。我们走近一看,原来是黄雀算卦的摊点,这种小把戏我早有耳闻,但一直没有认真看过,今天正好增加一点见识。据摊点的老板说,他的黄雀可以算出你的姓氏和运程。一次收费仅仅十元而已。十元的小钱就能买到不可泄露的天机?说起来真像天方夜谭。围观的有几个人已经开始缴费算卦了,运程不可核对,但姓氏的确很准,可谓眼见为实,由不得你不相信。我家的老人看了心动,也想参与其中,但不是给自己算卦,而是给我,老人希望这只神奇的黄雀,给我带来一生的好运,可怜天下父母心呀。我看到身边有位女士交钱后正准备算卦,她从一叠卦纸中抽出一张,又在地面的姓氏表中拍了一下,我看出了其中的诀窍,不等黄雀叨签,老板解签,我就说出了这位女士的姓氏,她很诧异的看着我,可能正在纳闷,“你怎么知道呢”?老板解签的结果正如我所料。老人听了也很吃惊,觉得自己的儿子比黄雀神奇多了。那位女士的好奇心很重,追着问我原因,我简单的把原理告之,她悟性不错,很快恍然大悟。这些善男信女不赶紧上山求佛,却去相信一只经过训练的黄雀,难道你们心中的佛仙,不如一只小小的飞鸟?真是可笑可叹。

上山进寺,上香求佛,这是大多数游客的举动,我家的老人也不例外,可惜我经过多年的科举化教育,早已成了一个无神论者,我不想参与其中,只能随便逛逛,顺便理理思路,该让那位伟大的人物出场了吧。在青山隐隐,绿水悠悠的山水之间,你犹抱琵琶半遮面,那么在飞来寺,在钟声阵阵、青烟袅袅中我要试图揭开你的面纱。苏东坡,请登场,music,来点音乐吧,古典一点的。

(未完待续,写来写去进不了主题,那就硬来吧,我拉你进场。)

[ 本帖最后由 晃晃悠悠 于 2008-11-23 15:15 编辑 ]
自然风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08年11月23日 22:54   来自PC
晃晃悠悠加油!自然风支持你继续!
晃晃悠悠  楼主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08年11月24日 21:52   来自PC
有关苏东坡的记录可谓汗牛塞物,很多论述的文章精彩纷呈,亮点迭现,特别是林语堂、余秋雨等大家的参与,使得这位神奇人物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东坡先生不仅是文化的主题,也是平民的谈资,他到底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这个被无数的文化人解读的文化人,有着怎样的经历,能够让人崇拜千载记忆千年?初识先生,从宋词开始,我喜欢宋词,书架上摆放这几个版本的词选,我阅读了一些,背诵了一些,把玩了一些,品味了一些,也领会了一些,先生之词的豪放和婉约,滋养我多年,但遗憾的是,我对先生的喜欢,只是浅尝则止的喜欢,阅读的多,背诵的少,赏玩的多,品味的少,后来我才知道,历史上有些人物,我们只能仰视,不能接近,他们是一群让人敬畏的社会精英、时代楷模,因为敬重,所以畏惧,因为畏惧,只好远远的躲开,悄悄的仰望,带着一脸的虔诚。

当年李白来到黄鹤楼,想题诗一首,但他读了崔颢的诗以后,写了这样一句话,“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这也许是谦虚,也许是调侃,也许是无奈,个中滋味,我略微理解一点,此时我也有同样的心情,因为我要以一个草根的身份,自不量力的去解读我心中的先生。其实李白说是不敢写黄鹤楼,但他还是写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在此引述一下,算是为我的文章凑点字数,也增些亮点吧。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写了他不敢写的扬名,我写了不敢写的献丑,唉……做人的差距怎么那么大呢?不过献丑总比遮丑的好。

(未完待续,有空就写几百个字,不给自己压力,今天终于开了个头,一共扬扬洒洒的写了5700多个字,不知道有几个人在看,扬扬洒洒成了扬扬傻傻,这就好像倚门卖笑的女子,浓妆艳抹一番,却无人问津,心中不免有些失望。但失望归失望,我还会坚持下去,我相信,再差的婊子,都有嫖客欣赏的。)
adminaco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08年11月24日 21:54   来自PC
悠悠兄好文笔,继续加油!:handshake
晃晃悠悠  楼主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08年11月24日 21:55   来自PC
谢谢黑豹、自然风等同学的鼓励!
自然风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08年11月24日 21:56   来自PC
我相信,再差的婊子,都有嫖客欣赏的!

我很欣赏你,但希望你不要当我是嫖客!:L
宁远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08年11月26日 06:47   来自PC
怎么不说,再差的嫖客,妓女都要忍受的。。。
自然风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08年12月2日 00:54   来自PC
做个记号,期待晃悠兄的好文再续!
晃晃悠悠  楼主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08年12月2日 23:33   来自PC
苏轼 ,生于1037年,卒于1101年,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任何一个人的生平事迹都可以用几句话来概括,先生也不例外,只不过先生的生活的比较精彩,简短概括背后的故事十分厚重,也很神奇。现代有很多名人喜欢写自传,人还没死,自传体的书籍倒出了几本,有些年轻人也盲目跟风,认识几个文字也玩起了自传,好像已生之年就已经盖棺定论,后半生只能虚度似的。我“有幸”读过某个港台明星的自传,初看很是丰满,洋洋洒洒的几百页,稍加留意才发现字体很大,中间穿插着大量的图片,粗略的浏览一下,遣词造句的功夫不错,真让人怀疑是否有人代笔,但总体来看,不过是自我吹嘘,故作成熟的去掩饰未老先衰罢了,这更能让人感觉其无限风光背后的空虚。像这样的书籍,用北大余杰的的话来说,就是文化垃圾,人,最难以容忍的就是文化垃圾。

先生在世的时间不长,年仅64岁,也许这在古代不算短寿,但用现在的眼光来看,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65岁以前是中年人,先生也算是英年早逝了。一颗巨星的陨落,真让人唏嘘不止。

先生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其实先生对于琴棋书画、经史子集样样精通,并颇有建树,后人称其为大家,不过是例其冰山一角而已,但在先生看过,自己不过是一介书生,抖落满身的浮华,这才是先生。现在很多人的名片越来越精,头衔也越来越多,如果先生向这些人学习,名片大概可以印刷成册了,并且其头衔各个都是实至名归。我始终人为,简洁是一种美,人生对以名利的态度,真应该如同摄影技巧之减法,减去不必要的枝枝蔓蔓,追求本真的自我,如果名利缠身,身上可能会多了一点铜臭味儿,少了一点人情味儿,没有人情味的人,还像人吗?在这个物欲横行充满诱惑的时代,人们越来越少的去关注自我的想法了,这实在是一种悲哀。浪得的虚名可以满足虚荣,却满足不了真实的需要,自称无知的人本主义者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己”,可又有谁认识自己了,又有谁尝试去认识自己呢?认识不了自己,你不浮躁谁浮躁?你不困惑谁困惑?也许认识自己的初级阶段是把自己当人看待,可有些人竟然连这点也没有做到,可惜!

又跑题了,再把先生拉过来,先生有两句诗这样写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可以将之理解为认识自我的难度,并将这种独特的心理现象称之为“苏东坡效应”吧。

未完待续,这样写下去,真不知道该如何结束?
海鱼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08年12月3日 08:07   来自PC
我觉得这文章可以写得再好些
晃晃悠悠  楼主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08年12月7日 23:34   来自PC
笔走至此,我想说明一下古人的名字,纯属个人理解,不知事实是否也是如此。古代的读书人一般都有多个名字,一个是正式的名,类似于今人身份证上的名字,通常在官方公文中使用。名之外,还有字,通常在朋友之间使用,显得比较亲切。名和字以外,还有一个号,这个号一般是自己起的,有点像我们上网时用的网名,东坡先生谪居黄州时自号东坡,这个号多少有点乡土的气息,可能是表达当时朝廷对其流放的无言抗争吧,或者还有其它意义,不得而知。我很喜欢先生的号,可以衍生一些意义,我觉得有点意思,当然这种意义是我主观臆断而出,未必准确,却是独家观点。东坡的“东”字在五行中属木,在五季中属春,表示生发,可能表达先生希望朝廷能够开创一个欣欣向荣的局面吧。“坡”字,缓也,表示当时社会的变革应该像爬坡一样,不能激进,也不必保守,这一观点在现在看来似乎是理所当然,可在当时的社会却处境唯艰,只能在激进派和保守派的夹缝中生存,这是后话,以后再详细介绍。理解古人的名字不能脱离当时的社会背景,否则很难理解其名字背后的意义。其实理解任何艺术作品都应该如此,为什么?我尝试在形式上个案分析一下,以先生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说明:

一、该词从属于先生的文学作品,这很好理解。

二、先生的所有文学作品从属于汪洋恣肆的豪放一派,也就是说《念奴娇赤壁怀古》从属于宋代豪放作家群的作品。

三、先生以及上文提到的作家群体又从属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脱离了特定的时代,也就无法产生特定的作品。这也容易理解。用余秋雨的话来说,如果没有先生在黄州的文化突围,流传千古的杰作也不会产生。

形式上的分析比较简单,透过形式,其背后的逻辑脉络也就清晰可见了。艺术作品的产生如此,对艺术的欣赏方法也应该如此。脱离了这种方法,那你就远离门道只能凑凑热闹了。

古人的名号复杂一点,这离不开古代的习俗,但却对研究历史却带来了小小的麻烦,不过这也无关紧要,比较离谱的是这些名号成了现在考试的一个考点,真不知道我们这些平头百姓记忆这些有什么用处?至少在我看来是毫无用处。这也是现代教育被人诟病的地方所在。教育改革,借用“咳咳”药品的广告词来说,真是刻不容缓。

先生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那我们就挺进眉州。

未完待续。
晃晃悠悠  楼主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08年12月7日 23:35   来自PC
这些文字是我信手所写,写的随意,没有构思,没有编排,算是原生态的写法吧,显得比较混乱、粗糙。我是学理科的,对文史哲的知识理解比较浅薄,我写的比较吃力,你读起来也比较费力,请海涵,不当之处,还请斧正,谢谢。最近工作比较繁琐,偶尔有空上网就写一点,算是消磨时间吧。
须刨MAN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08年12月10日 11:48   来自PC
支持,鼓励!
  • 0
  • 55
  • 加收藏
  • 粤ICP备14018191号© 2020 清远休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