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先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帖子内页:远和近
胡杨  楼主
发表于 2009年11月23日 02:57   来自PC

  顾城
  你,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共4条回帖只看楼主
胡杨  楼主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09年11月23日 03:01   来自PC
金羊网 2006-12-19 15:09:56

蒋述卓/点评 邝飚/绘画

你,一会儿看我,一会儿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这是一首写空间感并由空间涉及人际关系的诗,用语看似简朴,却含有深刻哲理,其中的孤独感和不信任感甚至具有存在主义的意味。

此诗的中心点是围绕着“你”、“我”、“云”的空间距离来展开的。诗人通过“你”与“我”以及“你”、“我”与“云”之间距离感的远近推拉,写出了人与人间的距离:物理距离与心理距离。从诗的前三句看,可以见出“你”的视线是游移的,“你”虽然在看,但面对同类却是不亲近的、疏离的,没有一种可以相互沟通与交流的基础。前三句“你”、“我”、“云”之间似乎并无关系,但并置一起时又为诗后三句写“你”“我”“云”的关系埋下了伏笔。诗后三句则从“我”的感觉出发去揭示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你”看“我”时存在着戒备,缺乏理解,没有热情,虽近在咫尺,却远隔天涯,这正是对现代社会中物欲横流、人际关系淡漠,尤其是对“文革”当中人与人之间相互残酷斗争、无情陷害的现实揭露;“你”看“云”时很近,也只是“我”的一种主观感觉,是“我”觉得热爱自然乃是人的天性,由此也推断“你”也会亲近自然,虽然我们在现实中无法取得信任,但有幸的是我们会在大自然的面前找到情感的相通。只有在大自然面前,我们才会放松警惕,走得更近,有一种亲和感。

此诗的意境清纯而又充满淡淡的忧伤。轻飘于空中的云是自由与纯洁的象征,充满着一种纯美的意味,而现实中的“你”“我”却承负着沉重的心理压力,相互隔绝而默然无情。诗人借人亲近自然而疏远同类的感觉抒写,揭示了人类自我封闭从而陷入隔膜与孤独的生存状态。诗人虽然是以他独特的生存体验来表达他内心感受,但却道出了现代人对自由与理解的共同渴望与共同追求。在艺术表达上,诗人给中国古典诗歌常见的意象“云”赋予了现代意义,“云”不仅仅是悠闲、空旷、纯洁与孤独的象征,而且通过诗人游动视线和心理空间的刻画,使“云”成为了现代社会中荒诞人际关系的承载体。

[ 本帖最后由 雪狐 于 2009-11-23 03:02 编辑 ]
硕鼠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09年11月23日 12:07   来自PC
顾城,是自杀的那位诗人吗?久远的记忆```
胡杨  楼主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09年11月23日 12:25   来自PC
(1956-1993)



  顾城,男,原籍上海,1956年九月生于北京,1969年随父顾工下放山东广北农场,1974年回北京。 做过搬运工、 锯木工、借调编辑等。 “文革”期间开始诗歌写作,1973年开始学画,并进入社会性作品写作阶段,1974年起于《北京文艺》、《山东文艺》、《少年文艺》等报刊零星发表作品。1977年起重新进入纯净写作,在《蒲公英》小报发表诗作后在诗歌界引起强烈反响和巨大争论,并成朦胧诗派的主要代表。1980年初所在单位解体,失去工作,从此过漂游生活。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7年应邀出访欧美进行文化交流、讲学活动。1988年赴新西兰,讲授中国古典文学,被聘为奥克兰大学亚语系研究员。后辞职隐居激流岛。1992年,获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创作年金,1993年,又获德国伯尔创作基金,在德国写作。1993年10月8日于新西兰所居岛因为离婚与其妻谢烨发生冲突,谢烨受伤倒地,过程成谜,顾城随即自杀,谢烨于其死后数小时不治。媒体捕风捉影称“顾城用斧头杀妻”,令诗人在死后从童话诗人被妖魔化成精神异常的杀人恶魔,死后蒙冤。(从顾城姐姐顾乡所做“顾城最后的十四天”中看,斧头只是偶然在场物件,跟案件根本无关。)1993年3月曾回国探亲,惨案发生时,值其夫妇从德返新西兰不久。顾城留下大量诗、文、书法、绘画等作品。著作主要有《黑眼睛》(198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英子》(1994年元月北京华艺出版社出版,与谢烨合著)、《灵台独语》(1994年3月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老木、阿杨编)、《顾城诗集》、《顾城童话寓言诗选》、《城》等,部分作品被译为英、德、法等多国文字。另有文集《生命停止的地方,灵魂在前进》,组诗《城》、《鬼进城》、 《从自我到自然》、《没有目的的我》。

  顾城是朦胧诗派的主要作者,著有诗集《白昼的月亮》、《舒婷、顾城抒情诗选》、《北方的孤独者之歌》、《铁铃》、《黑眼睛》、《北岛、顾城诗选》、《顾城诗集》、《顾城童话寓言诗选》、《顾城新诗自选集》。逝世后由父亲顾工编辑出版《顾城诗全编》。

http://baike.baidu.com/view/16456.htm?fr=ala0

[ 本帖最后由 雪狐 于 2009-11-23 12:32 编辑 ]
胡杨  楼主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09年11月26日 17:22   来自PC
人生的分分合合不正是这样吗?
  • 0
  • 4
  • 加收藏
  • 粤ICP备14018191号© 2020 清远休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