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先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帖子内页:不离不弃
胡杨  楼主
发表于 2009年11月29日 22:05   来自PC

中文出处:
      这是红楼梦中薛宝钗的金锁上刻的两句话中的一句。 意思是永远在身边,永不分离,永不抛弃的意思。
  您可以参考《红楼梦》的有关章节:
  宝钗“挪近前来。宝玉亦凑了上去,从项上摘了下来,递在宝钗手内。宝钗看毕,又重新翻过正面来细看,口内念道:‘。’宝玉看了,也念了两遍,又念自己的两遍,因笑问:‘姐姐这八个字倒真与我的是一对。’"

共3条回帖只看楼主
胡杨  楼主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09年11月29日 22:06   来自PC


西方出处:

取自西方人结婚时神父要新人之间相互的承诺,意思是无论生老,无论病死,你都会不离不弃,陪在他/她身边,一起走完一生

  参考资料:

  版本一:

  1.问男方

  XX你确信这个婚姻是上帝所配合,愿意承认接纳XXX为你的妻子吗?

  2.问男方

  上帝使你活在世上,你当常常以温柔端庄来照顾你的妻子,敬爱她,唯独与他居住,建立基督化的家庭。要尊重她的家人为你的家人,尽你作丈夫的本分到终身。你在上帝和众人面前愿意这样行吗?

  3.问女方

  XXX你确信这个婚姻是上帝所配合,并愿意承认XX为你的丈夫吗?

  4.问女方

  上帝使你活在世上,你当常常以温柔端庄,来顺服这个人,敬爱他、帮助他,唯独与他居住,建立基督化的家庭。要尊重他的家人为你本身的家人,尽力孝顺,尽你作妻子的本分到终身。你在上帝和众人面前愿意这样行吗?

  版本二:(自己念的)

  1.男方自己念:

  我XX愿意承认接纳XXX做我的妻子,诚实遵照上帝的诫命,和她生活在一起。无论在什么环境,愿意终生养她、爱惜她、安慰她、尊重她、保护她,以至奉召归主。

  2.女方自己念:

  我XXX愿意承认XX做我的丈夫。诚实遵照上帝的诫命,和他生活在一起,无论在什么环境愿顺服他、爱惜他、安慰他、尊重他保护他,以致奉召归主。

胡杨  楼主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09年11月29日 22:18   来自PC


【时间:2008年12月30日 】【来源:广西新闻网-南国今报】【作者:今报记者程丽鸾 通讯员周燕梅/文  今报记者张存立/图】【编辑:覃铮】

陈力贤:“只要她的眼睛还会动,她就是我的妻子、孩子们的妈,我不会丢下她。”  

黄桂珍:“如果老天爷有眼,希望下辈子还能跟他做夫妻,我要把这辈子亏欠他的都还给他。”

  一场灾难,让当时年仅28岁的黄桂珍失去了右手、右腿,并导致下身瘫痪,从此被禁锢在病榻之上。面对残缺的肢体,她痛不欲生,几乎丧失生活的勇气。在近30年的岁月里,正是有着丈夫真挚的爱、家人无微不至的关怀,黄桂珍才有了生的希望、活的精彩……

  1

  灾难突降

  1980年5月的一天上午,宾阳县和吉镇平桥村村民黄桂珍遭遇了她生命中难以承受的灾难。当天她生病发高烧,丈夫陈力贤和家公等家中四五口人跟生产队在村子附近的铁路边修铁路,她去给家人送稀饭。工地用火车皮装石块,她被叫去跟几个村民一起推火车皮,因为惯性速度越来越快,就在车子往岔道转弯时,她所推一侧的挡板突然震落,“我感觉右手一阵剧痛,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黄桂珍被挡板砸中右手后,人向前倒在铁轨上,火车皮从她右腿上面碾过。被拉出来后,她的右手臂只剩下一小截,右腿血肉模糊。家人随即将她送往附近的卫生院治疗,简单包扎后,又被转送到柳州铁路中心医院。手术过后,她一直高烧不退,担心右腿的伤口感染,为了保住黄桂珍的性命,丈夫陈力贤忍痛在同意截肢的手术单上签了字。

  当黄桂珍在医院醒来时,发现自己的右手和右腿没了,下半身不能动弹。她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用能动的左手拔掉了嘴里的输氧管。陈力贤见状,扑上去痛哭流涕地劝导:“你怎么能轻易就死,不管你变成什么样,你都是孩子们的妈啊,这个家不能缺了你。”看着泪流满面的丈夫,想到年幼的儿女,黄桂珍长叹一声,慢慢打消了轻生的念头。

  2

  不离不弃

  苦难的生活才刚刚揭开序幕:意外发生时,黄桂珍才28岁,与丈夫同年。夫妻俩抚养着4个孩子,最大的女儿刚6岁,最小的儿子才10个月,还在吃奶。这日子怎么过啊?望着嗷嗷待哺的儿子,黄桂珍的心撕裂般地痛。

  瘫痪在床后,黄桂珍下半身失去了知觉,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经常将床单弄脏。每次陈力贤都马上帮她换洗,有时一天晚上要起床换洗好几次,如果连续几天没有大便,陈力贤就用手帮她抠。在医院,陈力贤背着小儿子,帮她擦洗身子,照顾她的生活起居,从来没有任何抱怨。黄桂珍在床上躺了29年,寒冬酷暑,她身上从来没有长过褥疮,“每次去医院看病,医生都觉得不可思议。”

  在医院住了整整一年,黄桂珍才出院。考虑到黄桂珍的身体虚弱,同时还担心回宾阳老家后难以谋生,通过与铁路部门协调,陈力贤请求留在了柳州。

  “哪怕是去捡破烂,我也希望她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回想起往事,陈力贤说自己当时的想法很简单。最后,铁路方面将他们一家6口安排在红桥路一间12平方米的招待所居住,每个月补助他们70元生活费,之后又提高了几次。

  出院后不久,黄桂珍患上了哮喘,有时喘得气都接不上来。冬天的晚上,她发病后会彻夜难眠,陈力贤就会扶她起来,用被子裹住身子,靠在床头帮她拍背,有时一坐就到天亮。“他白天做工,晚上服侍我,所以眼睛总是红红的,现在都落下眼病了。”说到这里,黄桂珍不无愧疚地指着丈夫的眼睛告诉记者。

  其实,这么多年来,很多亲友都劝过陈力贤,叫他重新组织一个家,毕竟他还年轻,而且一个人拉扯这么多孩子,还要照顾瘫痪在床的妻子,太苦了。“只要她的眼睛还会动,她就是我的妻子,孩子们的妈,我不会丢下她,我要照顾她一辈子。”每当别人提起这类话题,他总是留下这席话,尔后转身就走。甚至黄桂珍也劝他娶一个进门,帮他分担一些家务,照顾孩子们,她宁愿与他姐弟相称。陈力贤却说,不管如何,孩子只有一个妈,这个家缺了她就不完整了。

  3

  言传身教

  黄桂珍出事后,陈力贤将老家的4个孩子接来了柳州。起初两年,陈力贤因为要在家照顾她,一家人就全靠铁路部门的70元补助费过活。每隔一段时间,陈力贤的大弟就给他们送来米和干咸菜,左邻右舍也会送来粮票和肉票。陈力贤和孩子舍不得吃,总是把肉食留给黄桂珍。听说吃瘦肉营养好,有次家里吃肉,才两三岁的小儿子将一块咬掉肥肉的肉夹给黄桂珍说,妈妈吃了后,断掉的手和腿还会长出来的。听到小儿子的话,黄桂珍顿时泪流满面。

  每次想到的孩子们小小年纪还要照顾自己,黄桂珍心如刀割。她决心尽最大的努力来关爱他们。没钱给孩子买新衣服,她捡来碎布,折好放在床头,用已截肢的右肩摁住布料,左手一针一针地缝制。不知道用了多长的时间,她才给4个孩子每人缝制出一套衣服。大女儿的班主任来家访时,看到黄桂珍艰难的举动,眼睛忍不住红了。

  “她非常聪明,很能干。”说话中,陈力贤忙不迭地夸上妻子一句。家里穷,孩子学习底子不好,黄桂珍担心孩子们跟不上,就买回字典自学。她只上过3年的学,很多字不认识,大女儿上学学习拼音,她跟着读拼音,学会了认字,再教给孩子们。就这样,她不但教自己的4个孩子,还成了小叔子两个孩子的启蒙老师。如今,黄桂珍的二女儿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小叔子的两个儿女也都考上了大学。

  “她很有耐心,注意方法,总是鼓励孩子学习。现在她都有很多学生了。”陈力贤笑着说,侄儿、外甥都是她的学生,现在又开始教孙子辈。大儿子怕黄桂珍在家寂寞,帮她订了一份《南国今报》,汶川地震那段时间,她天天看报纸,牵挂着灾区的同胞,支持小孙女为灾区群众捐款。

  4

  亲情接力

  风雨磨砺数十年,黄桂珍总觉得亏欠丈夫太多,连累了他和家人。“她一点也不欠我,这都是她应得的。”陈力贤说,1971年,两人经媒人介绍结婚后,相亲相爱,尽管日子过得清贫,但一家人过得很满足。黄桂珍是一个贤惠的女人,嫁过来的时候小叔子才六七岁,长嫂如母,她经常帮陈力贤的弟弟妹妹缝洗衣服,有好吃好穿的总是先孝敬老人,里里外外都照顾得很好,就在出事的那天,她生病了还去做工。为此,陈力贤说他觉得内疚,并暗暗下决心,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一定要好好照顾妻子。

  当年黄桂珍出院后,丈夫一个人晚上要照顾他,白天又要出去做工,操劳过度让他疲惫不堪。为了减轻哥哥的压力,陈力贤的大妹从宾阳老家赶来服侍大嫂。一个未成家的大姑娘,每天端屎端尿、洗床单,帮她擦洗身子,有时候还要为便秘的她用手抠屎。两年后,大妹结婚了,小妹又接过服侍黄桂珍的辛苦活。妹妹相继成家后,陈力贤的小弟一家来到柳州,两家人一起生活,白天就由弟媳服侍她。直到1996年,孩子们都长大后,大家才分成两家。

  来到柳州后,陈力贤兄弟俩合伙卖猪肉。因为黄桂珍需要照顾,每次杀完猪后,陈力贤就回到了家中,但一天买卖下来,小弟会按各家人口数的多少把收入分给大哥,两家10口人,陈力贤一家拿十分之六。后来小弟在磨滩路建了一栋新房,还为大哥一家都留出房间。每次说到这些事情,黄桂珍就感慨不已,说自己真是找到了好人家。

  5

  苦中有乐

  为了让黄桂珍不闷在家中,陈力贤改造了一辆可以带着她一起出门的自行车。晴朗的天气里,夫妻俩就出去散心,雀儿山公园、柳侯公园、大龙潭公园……柳州市区的公园他们几乎逛完了。柳州人民广场喷泉在改建后开张的第一天,陈力贤就拉着黄桂珍去看喷泉,晚上慢慢骑车回到家,夜都深了。有一年元旦,西环路放花灯,黄桂珍也想去看看热闹。走到火车站时,道路实行交通管制,两人被值勤的交警拦住,交警责备陈力贤那么多人还出来,“我跟交警说,正是因为人多热闹我们才来,不然她永远也看不到这样热闹的场面。”交警感动了,不仅让他们通过,还帮他们开了一段路。

  有一年五一节,陈立贤带黄桂珍和儿女们去动物园游玩,开始黄桂珍不愿意去,“说去看动物,别人看我才像怪物。”后来经不住陈力贤的劝说就去了。果然有不少人看她,看到人群中投过来厌恶的眼神,黄桂珍的心里非常难受。“他就安慰我说,其实别人是在羡慕你,一家人开开心心地出来玩,多好!”黄桂珍一下想开了,是啊,有了家人的爱,自己有什么坎不能迈过去?

  在近30年里,陈力贤精心地照料着自己的妻子。经常抱她下楼去晒太阳。“我不愿意下去,是不想他太累了。”黄桂珍说,每次下楼晒太阳,丈夫都要先将轮椅拿下去,再背她下楼,安顿好后,还要上楼帮她拿药,来回折腾三四趟,看到丈夫吃力的样子,自己既心痛又感到很温暖。

  今年6月13日晚,柳州发洪水,陈力贤凌晨4时起来关窗户时,突然中风倒地,黄桂珍躺在床上及时用左手接住了他的头,急忙呼喊家人,但她的声音被淹没在雨声中,“当时心里很害怕。”黄桂珍紧紧抱住陈力贤,夫妻俩用眼神相互鼓励。直到家人发现,将他送往医院。

  陈力贤出院后,双手失去了力气,抬不高,有时连衣服也扣不拢,可他依然细心地照顾着妻子。翻不动黄桂珍的身子,陈力贤就叫人做了一个圆柱形的枕头让黄桂珍垫着,慢慢帮她擦洗身子。

  记者在他们床头看到一根不锈钢管,这是给黄桂珍抓住起身的。床尾的墙上钉着一根铁管,“这是方便我上去的。”原来陈力贤中风后双手没有力,爬不上床,铁管是帮助他施力的。说完,他还演示了一遍,只见他的手甩了几下,借助惯性把手甩到铁管上,然后抓住铁管爬上床。就在陈力贤演示的时候,黄桂珍用关注的眼神一直盯住。“我能够活到今天,已经很知足了。”黄桂珍说,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了,她觉得自己的人生没有什么缺憾了。握住妻子的手,陈力贤补充说:“这个家这样才是团团圆圆的”。

  就在这间简陋的房屋里,在这张特别的病床上,记者听到了黄桂珍的心愿:“如果老天爷有眼,希望下辈子还能跟他做夫妻,我要把这辈子亏欠他的都还给他。”

  今报记者程丽鸾 通讯员周燕梅/文

  今报记者张存立/图

  陈力贤近30年来悉心照料卧床的妻子黄桂珍,使妻子的生活和正常人一样精彩。

  黄桂珍用左手教孙女写字。黄虽然文化不高,但靠自学,她已经是不少孩子的启蒙老师。

硕鼠  只看TA的回复
发表于 2009年11月30日 08:46   来自PC


每个人的愿望````不离不弃``

  • 0
  • 3
  • 加收藏
  • 粤ICP备14018191号© 2020 清远休闲网